close
參加教育部輔導團的會議,
從規畫設計開始,
和建築師溝通使用需求,
圖書館的館長、館員就要參與其中。
是建築要配合使用者,而非使用者遷就建築。
「不決定,就等著被決定。」
縣府今天的安排,
就是希望及早提供專業的建議,
讓新蓋的圖書館設計規畫一次到位。
圖書館也是一樣,
現在依然叫做圖書館,
但裡面的配備已經大不相同。
現在的圖書館有無線網路、有電腦、有平板,
除了書架上的實體書、 報紙、雜誌,
雲端上還有龐大的電子書,
還有各式各樣的資料庫。
就像給你一支apple智慧型手機,
你卻說「我玩貪食蛇就好」。
我們不能在2020年,
卻蓋出來一間1980年的圖書館。
這就跟你現在去手機門市說:
「我要買Nokia 3310。」一樣可笑。
身為圖書館的工作者,
對於現代圖書館的思維非常重要。
而且是從設計規劃的第一步就至關重要,
但我們常常小看了自己,
覺得我們不懂工程,
於是在建築的階段全全交給別人處理。
今天委員提到圖書館有許多績效指標,
都是針對圖書館的角度出發而訂的,
像是借閱率、到館人次、買書冊數。
卻沒有從 #讀者角度 出發的指標,
不是我們想提供什麼服務,
而是「讀者期待我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」。
最後還是要「#以人為本」,
圖書館不是放書的空間,而是讓人閱讀的空間。
委員提醒我們在館內分齡分眾的命名上,
就要反映出以人為本的思維,例如
「兒童區」而非「兒童書區」,
「開架閱覽區」而非「書庫」。
儘管我們未必有經費新建或改造現有館舍,
但這些委員的建議和他們實務的經驗分享,
都將成為我們未來工作的重要的資料庫。
每每參加一次這樣的會議和參訪,
腦內「圖書館」的軟體就又更新了一次。
我也期待,不單是自己的軟體被更新,
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
也可以一起更新腦海中對於 #圖書館的想像。
畢竟未來圖書館的藍圖,
主角還是每位來到圖書館的你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