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21680413_2864860220404097_3452873741450771601_o.jpg

趁著周末,又讀完一本大家推薦的小說。
#分解人》看這書名和封面,
原以為血腥暴力,不宜青少年閱讀。
讀了才發現誤會可大了,
不但不血腥、不暴力,
書中探討的議題,
其實在現代還是被世人爭論著,
也就是—「墮胎」的議題。
一方人馬認為「#生命至上」,
一方人馬認為「#生育自主」。
前者認為生命自受精開始就存在,
每個受精卵都有生長並來到世界上的權利。
後者認為孕育生命的母體才是生命的主宰者,
生育者有權利決定腹中胎兒的生死。
故事就是從這樣的背景開始,
最後兩方人馬互不相讓,
於是討論出一種折衷的方式「#補行墮胎」。
《生命法案》中所謂的補行墮胎,
是指人類生命自受孕那一刻至年滿13歲不可侵犯,
然而,在孩子13歲到18歲的期間,
選擇權回到父母身上,
他們可以選擇繼續養育這個孩子,
或是執行當年她想做卻沒辦法做的事—墮胎。
這樣的墮胎並非生命的完全消逝,
而是經過「#分解」的程序,
身體的各個器官將會移植到其他人需要的人身上。
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活著,只是沒有了靈魂。
《分解人》的故事,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書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,
「如果你每一個部位都活著,但活在另一個人的身體裡, #你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?」
「如果沒有分解,外科醫師會少一些,真正治病的醫生會多一些。如果沒有分解,他們會回過頭來 #設法治療疾病,而不是直接用別人的器官來換。」
「靈魂是否可以分割,當你的各部分都在別人身上的時候,#你的靈魂還存在嗎?」
書中的幾位即將年滿13歲的少年,
他們都被決定「補行墮胎」,他們決定逃亡。
逃亡的過程中,他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。
青少年時期,
是孩子脫離父母,建立自我的階段。
我們很難和青少年的孩子談生命價值,
或許我們可以給他一本書,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分解人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館長小編 的頭像
    館長小編

    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

    館長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