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llow 曾培祐老師的粉專一段時間,知道他出了一本《極度吸睛》的書,放在書桌邊還沒開始看,第二本書又出版了。我想這老師一定有兩把刷子,才能在幾個月內連續出兩本書。
🔖#閱讀的契機-雍正的故事
真正促使我去閱讀這兩本書,是前幾天 閱讀人 鄭俊德 老師專訪,老師一開頭就提到「#找角度」的重要性。老師舉了《後宮甄環傳》和《雍正王朝》這兩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為例。這兩部戲都在講雍正時代的故事,但《後宮甄環傳》的角度是「後宮嬪妃」,看起來好像沒人管國家大事。《雍正王朝》的角度是「雍正皇帝」,講得都是軍事和國家大事,感覺雍正皇帝沒老婆一樣。老師這個比喻淺顯易懂,
一樣的歷史事實,從不同角度切入,會發展成截然不同的故事。 聽完這個小故事,然後我就被老師圈粉了。閱讀人的這場專訪,聽完一次,不夠,我找時間聽了第二次。因為真的太想自己閱讀這本書,等不及過年期間網路訂購物流塞車,直接去誠品把書買回家。
🔖#1314上台報告法
1️⃣ #一個角度-只說一個重點
考量「自己想講的」和「讀者想聽的」,找到「交集點」,確定一個範圍。找到切入的角度,用一句話表達你的重點,大約30字左右。全部都是重點就沒有重點,我們必須在重點中間加入調味料,可以透過《極度吸睛》這本書裡面,演說前、中、後加入一些小活動,讓聽者感到 #意料之外的小驚喜。
2️⃣#三個技巧
■#原因要條列-便於記憶
■#案例要細節-時間、地點、角色、對白、情節
配合《極度吸睛》這本書的觀念,善用「情感」的元素,區區「一人勝過百萬大眾」。
德雷莎修女曾說:「倘若我看到的是人群,我不會有所行動;倘若我看到的是個人,我就會行動。」
比如說現在有一間醫院要募款,原因是政府要調降營業稅,如此將造成醫院預算不足,原本能治癒的個案可能因此死亡。當醫院這樣寫的時候,會捐款的人非常有限,大家會覺得與我無關。但如果換個方式一位六歲的棕髮女孩,需要幾千美元來動手術才能活到聖誕節,你的捐款將將決定這女孩是否能過今年的聖誕節。聽到這裡,你可能想起自己的孩子,二話不說馬上捐款。
■#數據要對比-數據對比的物品必須是「聽者熟悉」的
比如說亞馬遜雨林7個月縮減近一萬平方公里,這樣寫大家很難理解一萬平方公里有多大。如果改成「每分鐘砍掉2個足球場大的森林!」這樣就容易想像和理解多了。
3️⃣#一個結尾
根據「#峰終定律」,人們對一件事的記憶好壞,取決於處在高峰和結束時的感覺。就像是逛IKEA一樣,走了一大圈後買個冰淇淋,吃上一口,忘了腳痠,心情都好了起來,畫上完美的句點。
上台報告也是一樣,也許創造演講的「高峰」不易掌握,但是每一場報告一定會有「終點」。如何結尾結得漂亮,結得俐落,關於整場演說的成敗。什麼樣的結尾是好的結尾呢?
當然是講進聽者心坎裡,解決聽者的問題,讓聽者採取行動改變現狀。作者提到結尾的三個技巧:
■#簡單的第一步
有一句話說:「人生就是兩步,開始第一步,接著下一步。」給聽者簡單的指引,讓他可以有所行動。我在圖書館導覽也運用了這個技巧,最後一張投影片是「聽完今天的簡報你可以做三件事:辦借書證、去臉書按讚、和朋友分享今天聽到的內容。」
■#和自己約定-三個yes
接續第一個步驟,繼續問讀者:你會辦借書證嗎? (yes)你會去臉書按讚嗎? (yes)你會跟朋友分享今天的內容嗎? (yes)透過讀者的三個yes,自己點頭同意的後的想法,更能夠接納並且執行。
■#運用五感刺激
就像跨年倒數最後放眼火一樣,利用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觸覺或嗅覺,給讀者一個強烈的感動和記憶點。以跨年煙火來說就是視覺和聽覺,以IKEA的冰淇淋來說就是味覺。對岸有個歌唱節目叫《我是歌手》,選手們抽籤決定演唱順序,大家都很期待抽到比較後面的號碼,最好是最後一個上台,因為這樣帶給現場觀眾的感受最深刻,自然也容易得到最高的分數。
4️⃣#四個更有說服力的元素
■#對象感-說話的對象是誰
如果圖書館參訪的對象是幼兒園,我就不會準備簡報,而是用自創的「魔法口訣」,幫助記憶圖書館有那些東西。(魔法口訣放在最後面分享)
■#連結感-用聽者熟悉的事物帶入
我的魔法口訣是使用1-7的數字,而且都是孩子熟悉且好記憶的方式。我記得有一次我介紹完,學校老師說「館長我也全部記起來了」。
■#擬真練習-多次的刻意練習
不要讓上台那天是第一次上台報告,事前最好有情境相符的練習,請別人給你回饋、修正再修正。老師說為了上TED演講,他事前先找場地、找朋友來聽,請求大家的回饋,一次又一次的修正,這件就是擬真練習。
像是我在圖書館講故事之前,會先找自己的小孩當觀眾練習,或是找一小群常來圖書館的孩子,講給他們聽,看他們的反應如何,再來修正自己講故事的速度和內容,有些講慢一點,有些跳過。
■#善用標籤-開場、原因、案例、數據標籤
好像聽到提示音,例如聽到垃圾車的聲音,就知道要倒垃圾了。又像是期末考前老師說「這題會考」,馬上開始在課本上做記號。標籤詞可以幫助聽者,馬上豎起耳朵,知道重點來了。
🔖#報告結束然後呢?
老師說他平常演講完,在高鐵上就會開始放鬆追劇。直到他有一次,下午五點多南下的高鐵上,見到一位講師界前輩,正好坐在他的斜前方。他正要追劇的時候,那位講師前輩打開電腦,開始紀錄自己今天演講哪邊講得好,哪邊需要再修正,也就是覆盤,檢視自己的表現。
原來講師之路可以走得長長久久,關鍵就在於持續修正自己,讓自己下次可以表現得更好。書中老師提到 #PRE的三個收尾 技巧,我提到的這是其中一個R(record),另外兩個留給大家在書中找答案。
🔖#兩本書有什麼不同
《極度吸睛》是給專業講師,1-2小時的授課建議。
《表達吸睛》則是5-10分鐘的短講、致詞、簡報。
對我而言,兩者都需要。比較長時間的,像是圖書館資源介紹,包含電子書的操作和使用等等。比較短時間的,最多的是活動開場致詞。
除了自己的場子之外,我常常要幫首長寫致詞稿,這些技巧都用得上。兩本書我都讀了,你以為會花很多時間嗎?其實不會。因為書本的 #架構非常清楚,老師用懶人包的方式寫書。每個章節都有完整的整理,透過樹狀圖的方式,等你讀完,概念已經在腦中開枝散葉。 包括演講前中後可以帶的活動,在前一本著作《極度吸睛》老師已經一個一個列出來,像是菜單一樣,任均搭配挑選。不是我看書速度快,而是內容真的整理得很好,而且可以馬上應用。
🔖#演說微整形
有些人會利用春節假期微整形,好讓自己新的一年看起來改頭換面。如果你認為自己上台的技巧需要微整形的話,強烈建議你利用春節假期,把這兩本書找來讀一讀。相信過了這個農曆年,你的演說技巧一定改頭換面,也許不只微整形,根本換一張臉。
#極度吸睛 購書連結
#表達吸睛 購書連結
#曾培祐 #遠流出版
#111年第5_6本
培果工作室-致力於透過培訓,讓你的專業被看見
.
.
.
.
同場加映
------
#館長幼兒園導覽的魔法口訣
為了讓孩子對圖書館印象深刻,
我自己編了「魔法口訣」,
加強孩子們的聯想與記憶,
免得走馬看花,回家通通忘光。
1是服務台,每個人都要辦1張借書證。
2是電腦區,看電腦要保護2隻眼睛。
3是兒童區,3隻小豬是兒童書區。
4是報紙期刊區,4四方方是報紙期刊區。
5是新書區,5星級的年度新書區。
6是DVD影片區,星期6放假來借影片回家看DVD。
7是回家記得請爸爸媽媽帶你來圖書館笑嘻嘻。
------
配合對象,調整內容,
運用孩子熟悉的東西,
幫助小朋友記憶圖書館有那些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