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90166902_1253717622100099_6346590772151399277_n

館長選書 || 不敗學習力
我很喜歡讀關於學習方法的書,
想是《大腦喜歡這樣學》
《拆解考試的技術》,
但這本的編排方式更加簡單,
很適合高年級以上的孩子自己閱讀。
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需要學習的,
透過閱讀這類的書籍,
「學習如何學習」。
當我們掌握方法和技巧之後,
就發現有時候不是孩子資質不好,
而是學習方法錯了,
無法看到學習成效。
這本書總共有10個學習法,
我選擇了三個對現階段的自己,
依然覺得很受用學習法和大家分享。
除了一般我們熟知必須要常常複習,
或是利用畫面故事,
強化我們的記憶。
我最喜歡的一個概念叫做「#提取」,
提取是形成記憶的重要環節。
作者提到「#必要難度理論」,
根據這個理論,
任何記憶都分為兩個部分:
「儲存能力」和「提取能力」。
有趣的地方在於
這兩種能力呈現「負相關」。
也就是說,
「儲存越不費力,提取時就越困難;
儲存時有點難度,提取時就比較容易。」
把老師的板書一字不漏抄下來,
課本上畫滿了重點線,
這些毫不費力的儲存方式,
事實上東西根本沒有存在腦袋裡。
考試,是一種提取測試,
測驗你到底記得了多少。
我們不需要等到真正上場考試,
才練習自己的提取能力。
而是自己閱讀了一個段落,
把書闔起來,
回想一下自己剛剛讀了什麼。
不要小看這個步驟,
當你開始用力回想的時候,
你的腦袋已經產生變化,
想起來的就真的是你的,
想不起來的,待會再回去翻書吧!
閱讀必須帶有「目的性」,
確認你的目標是什麼,
並且「給自己時間限制」。
書中提到幾個高效閱讀的策略:
▪️按照脈絡挑重點讀
▪️盡量不讀出聲音
▪️掌握重點之間的關係
▪️不斷反問並預判內容
▪️給自己時間限制
▪️主動地尋找資訊
▪️最好短時間高專注完成
「高效閱讀誰最厲害?」
「當媽的人。」
每個當媽媽的,
總是在時間的夾縫中求生存。
做每一件事都是有時間壓力的,
在時間內買好菜,在時間內煮完飯。
把這樣的精神那來閱讀就可以了,
我也是常常在有限的時間中,
快速的閱讀,快速的產出心得。
複習要先掌握架構,
跟閱讀一本書一樣,
先看目錄,目錄裡面藏著重點。
書裡面說,
「考試,一定考主幹知識,
而不是小道消息。」
先掌握大方向、掌握關鍵字,
而不是背一些枝微末節的東西。
以我個人的經驗,
國家考試,高考一科考4題申論題。
如果你問對問題,抓到核心,
猜題猜對方向的話,
這一科的得分的機率就很高了。
申論題的作答技巧,
其實也是有架構可循的。
閱卷老師看這麼多考卷,
一定要綱舉目張,
一眼就看出重點標題,
還有該領域的關鍵字。
這樣不得高分也難。
#費曼學習法,我覺得也很有效。
我發現我的小女兒,都是在用這一招。
每天回家,
都會跟我們報告在幼兒園學的東西,
通通講一遍之後,自己的印象更深刻。
有機會的話,把你讀到的東西,
或聽到的演講講給別人聽。
當你講得出來的時候,
東西就真的是你的了。
學習如何學習,
其實不只是孩子的事,
大人也必須要具備這樣的學習力。
掌握了學習的技巧和方法,
工作和生活可以事半功倍,
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館長小編 的頭像
    館長小編

    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

    館長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